首页 滚动 > > 正文

“甜蜜产业”助力绿色转型——湖南冷水江小水果产业发展观察

来源:新华社 发布日期:2023-08-05 22:02:47 分享到:

新华社长沙8月5日电题:“甜蜜产业”助力绿色转型——湖南冷水江小水果产业发展观察


(资料图)

新华社记者谢奔、张格

“还是在日头底下干活更有劲!”在煤矿井下工作了30多年的谢桂民说。

在湖南省冷水江市铎山镇眉山村,67岁的谢桂民顶着烈日穿梭在葡萄种植基地,他一边摘下紫里透红的葡萄,一边笑呵呵地盘算着今年的收成:“150亩葡萄,少说也能有200多万元收入。”

从井下摸“黑”到地上种“绿”,在眉山村,还有不少像谢桂民这样的“老矿工”转型成了“新果农”。“过去,村里产业底子薄,村民多在周边煤矿务工谋生。”眉山村党总支书记谢寄生说,随着资源枯竭、环境问题凸显,传统粗放的发展方式难以为继。

8月2日,在冷水江市铎山镇眉山村,谢桂民正在采摘葡萄。新华社记者谢奔 摄

放下“煤饭碗”的村民,开始寻求新的出路——经科研机构检测发现,眉山村土壤富硒,种植葡萄很有优势。于是,村里组建起农业合作社,号召村民种葡萄。

“当了半辈子矿工,能种好水果吗?”谢桂民说,起初他心里也没底。但看着村集体带头“试水”,效益越来越好,他也动了心,在花甲之年开始专心学技术、搞种植,成了有名的“葡萄大户”。

如今,眉山村通过“合作社+农户”的发展模式,不断扩大葡萄产业规模,让越来越多“老矿工”吃上“生态饭”。2023年,全村葡萄种植规模达1500余亩,预计产值将突破5000万元。

从矿井到果园,眉山村民的“绿色转型”,是冷水江走上生态优先、绿色发展转型之路的生动见证。

冷水江是湘中地区重要的工矿城市,锑、煤资源丰富,有“世界锑都”“江南煤海”之称。但曾经一段时间,对矿产资源的无序开采,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。

近年来,冷水江铁腕整治污染厂矿,推进生态修复。同时结合丘陵地形和独特的气候、土壤条件,引导各镇、村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小水果产业。

走进三尖镇光明村,记者看到,水云峰下的黄桃种植基地,一颗颗浑圆饱满、色泽鲜亮的黄桃缀满枝头。

“真没想到这片荒山也能变‘宝山’。”正在采摘黄桃的村民刘来球说,光明村山势陡峭,由于之前资源过度开采,大片山地成了光秃秃的荒山,遇上大暴雨,发生地质灾害的风险很高。

8月2日,在冷水江市三尖镇光明村,农户正在采摘黄桃。新华社记者谢奔 摄

“我们找到了这片山的出路。”三尖镇副镇长李亮说,光明村通过引进龙头企业,集中连片种植黄桃,从昔日的省级贫困村变为全国“一村一品”示范村,“水云峰黄桃”被认证为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。

湖南水云峰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这里流转了近3000亩土地种植黄桃,带动100多人就业。公司负责人蒋红云说,接下来他们还准备开发黄桃罐头、黄桃果脯、黄桃脆片等产品,做精深加工文章。

黄桃涵养了水土、美了山林,也富了村民。“每到桃花盛开或果子成熟的时节,前来观光、采摘的游客络绎不绝,不少村民借势办起了民宿、露营基地,日子越过越甜。”光明村党总支书记刘海军说。

“通过集约化种植、品牌化经营、绿色化管理,小水果成了冷水江这座工矿城市的‘生态果’‘致富果’。”冷水江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周诚俊介绍,2022年,全市种植葡萄、黄桃、蜜柚、杨梅等优质小水果6.6万亩,年产量达8万吨。

“接下来,我们将进一步推动小水果产业与矿区修复、荒山复绿相结合,同时延长加工产业链条,推动农旅融合,将小水果产业打造成冷水江的‘绿色名片’。”周诚俊说。

关键词:

x 广告

复原民国旧菜单 一批“消失的名菜”重现羊城

  中新网广州12月5日电 (记者 程景伟)“粤宴中国·消失的名菜”活动4日晚在广州博物馆镇海楼广场举行,一批业已失传或十分罕见的传统粤

青海再度“双清零”:战“疫”催生定点救治医院反思与成长

  中新网西宁12月5日电 题:青海再度“双清零”:战“疫”催生定点救治医院反思与成长  作者 潘雨洁  全面停诊、四下无人;火线冲

世界海拔最高高铁客运站山丹马场站运营

  中新网兰州12月5日电 (记者 杨艳敏)记者从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,12月5日10时29分随着嘉峪关南至西安北D2696次动车组列车

千年古都洛阳为何要建青年友好型城市?

  中新网洛阳12月5日电 题:千年古都洛阳为何要建青年友好型城市?  记者 肖开霖 李贵刚  千年古都洛阳日前公布《洛阳市建设青年

甘肃万余河长公示牌拥有“电子身份证” 局地启“千里眼”治水

  中新网兰州12月5日电 (记者 冯志军)记者5日从甘肃省水利厅获悉,今年以来,甘肃全面推动河长公示牌信息化建设,为全省河流换发“电子

满洲里市向呼伦贝尔市“手递手”异地转运3批次隔离人员

  (抗击新冠肺炎)满洲里市向呼伦贝尔市“手递手”异地转运3批次隔离人员  中新网呼伦贝尔12月5日电 (记者 张玮)5日,内蒙古自治区呼

2021年度法治人物沈云如:让群众过上“有身份的生活”

  中新网杭州12月5日电 题:2021年度法治人物沈云如:让群众过上“有身份的生活”  作者 郭其钰 张先登  行程10余万公里,为辖区3

全国妇联在北京组织巾帼志愿者服务社区“一老一小”

  中新网北京12月5日电 (记者 余湛奕)在12月5日国际志愿者日前夕,全国妇联4日在北京组织机关党员干部以巾帼志愿者身份,聚焦“一老一

x 广告

Copyright   2015-2022 中公海洋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沪ICP备2022005074号-18   联系邮箱:5855973@qq.com